究竟一乘寶性論
究竟一乘寶性論如來功德品第九
自利亦利他, 第一義諦身,
依彼真諦身, 有此世諦體。
果遠離淳熟, 此中具足有,
六十四種法, 諸功德差別。
略說偈言:
佛力金剛杵, 破無智者障,
如來無所畏, 處眾如師子,
如來不共法, 清淨如虛空,
如彼水中月, 眾生二種見。
初說十力。偈言:
處非處果報, 業及於諸根,
性信至處道, 離垢諸禪定,
憶念過去世, 天眼寂靜智,
如是等諸句, 說名十種力。
如金剛杵者,偈言:
處非處業性, 眾生諸信根,
種種隨修地, 過宿命差別。
天眼漏盡等, 佛力金剛杵,
能刺摧散破, 癡鎧山牆樹。
次說四無畏。偈言:
如實覺諸法, 遮諸閡道障,
說道得無漏, 是四種無畏。
於所知境界, 畢竟知自他,
自知教他知, 此非遮障道。
能證勝妙果, 自得令他得,
說自他利諦, 是諸處無畏。
如師子王者,偈言:
譬如師子王, 諸獸中自在,
常在於山林, 不怖畏諸獸。
佛人王亦爾, 處於諸群眾,
不畏及善住, 堅固奮迅等。
次說佛十八不共法。偈言:
佛無過無諍, 無妄念等失,
無不定散心, 無種種諸想,
無作意護心, 欲精進不退,
念慧及解脫, 知見等不退。
諸業智為本, 知三世無障,
佛十八功德, 及餘不說者。
佛身口無失, 若他來破壞,
內心無動相, 非作心捨心。
世尊欲精進, 念淨智解脫,
知見常不失, 示現可知境。
一切諸業等, 智為本展轉,
三世無障礙, 廣大智行常。
是名如來體, 大智慧相應,
覺彼大菩提, 最上勝妙法。
為一切眾生, 轉於大法輪,
無畏勝妙法, 令彼得解脫。
次說虛空不相應義。偈言:
地水火風等, 彼法空中無,
諸色中亦無, 虛空無閡法。
諸佛無閡障, 猶如虛空相,
如來在世間, 如地水火風。
而諸佛如來, 所有諸功德,
乃至無一法, 共餘世間有。
次說三十二大人相。偈言:
足下相平滿, 具足千輻輪,
跟𦟛趺上隆, 伊尼鹿王踹,
手足悉柔軟, 諸指皆纖長,
鵝王網縵指, 臂肘上下𦟛,
兩肩前後平, 左右俱圓滿,
立能手過膝, 馬王陰藏相,
身𦟛相洪雅, 如尼拘樹王,
體相七處滿, 上半如師子,
威德勢堅固, 猶如那羅延,
身色新淨妙, 柔軟金色皮,
淨軟細平密, 一孔一毛生,
毛柔軟上靡, 微細輪右旋,
身淨光圓匝, 頂上相高顯,
項如孔雀王, 頤方若師子,
髮淨金精色, 喻如因陀羅,
額上白毫相, 通面淨光明,
口含四十齒, 二牙白踰雪,
深密內外明, 上下齒平齊,
迦陵頻伽聲, 妙音深遠聲,
所食無完過, 得味中上味,
細薄廣長舌, 二目淳紺色,
眼睫若牛王, 功德如蓮華。
如是說人尊, 妙相三十二,
一一不雜亂, 普身不可嫌。
次說如水中月。偈言:
秋空無雲翳, 月在天及水,
一切世間人, 皆見月勢力。
清淨佛輪中, 具功德勢力,
佛子見如來, 功德身亦爾。
CBETA 编码:T1611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