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如是解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第五分已言此意矣,恐須菩提執相之病未除,故又作此問。且欲明無斷滅相,先從有相者徵之。空生疑謂:肉相非真,固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然法.化非二,似欲觀如來者,亦不必離三十二相也。以無實無虗,即如是之心,如是之法,此固大阿羅漢之解也。佛恐眾生不達空生之解,但執應身相好以觀如來,故又以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難之。而空生即悟,復云:不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也。
轉輪者,如輪之轉,以照四天下,故名轉輪聖王。其色身亦具足三十二相,雖修好眾相,即是心有生滅。生滅心多,終不是清淨本心。佛乃說偈以證之: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音聲色相,本自心生,分別之心,皆落邪道。若能見無所見,聞無所聞,知無所知,證無所證,邪正都冥,方見如來。上言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故我相者,不可著也。我相每從色聲而入,即是邪道,非觀自在菩薩之道也,故曰不能見如來。華嚴經云:色相非是佛,音聲亦復然,亦不離色聲,見佛神通力。佛法不離處,便是不即處,若離却色聲,又于何地覓如來?
此偈不能見如來,與後偈作如是觀同意。陰符經曰: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於目。
老子曰:不見可欲。孔子答回問仁,以視為首。朱氏云:求於心,須目在。佛氏之學,以觀門為最,故屢及之。
此偈反言以見性,葢道之微妙者,非言說可及。佛之所謂禪,即儒之所謂仁,道之所謂丹,皆不可說也。
孔子終日言仁,曰為仁,曰不違仁,曰好仁,曰近仁,曰鮮矣仁,終未言仁是何物,故曰子罕言仁。道家玄牝守中,終未言丹是何物。此偈曰以色見,以音聲求,不能見如來,終不能言如來在何處。後偈言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終不能言無為是何法。微乎!微乎!非顏回.莊周.須菩提不能解此。
CBETA 编码:X0485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