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如是解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二十分中,言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恐人過執,反墮頑空故。又深一層說,如來雖不著色身,然不可作離色身一念。若作是念,便落斷滅之見。斷滅者,槁木死灰,豈有相?但作是念,則有是念。故作有相觀,固是一邊見。不作有相觀,即是斷滅見。真如法性,不是有,不是無,湛然不動。觀與不觀,皆是生滅。故云莫作是念也。學者不可墮於常見,亦不可墮於斷見。常見則即相見佛,緣相發心,非也。斷見則離相覓佛,相外發心,亦非也。
昔張拙秀才參西堂藏禪師,問:三世諸佛是有是無?藏答云:有。拙不解。藏云:曾參見什麼人來?拙云:參見徑山來。某甲問:徑山皆言無。藏云:居士有何骨肉?曰:有一妻二僕。藏云:徑山有何骨肉?曰:無。藏云:待先輩得似徑山時,便可一切皆無。大凡未見性人,如何便說一切皆無?
此一分是全經中鐵門限,前後俱以無相.無得.無說.無法為宗,非此一分定執空矣。
往訪黃檗,經卓吾中郎參禪處,得壁上無念和尚偈云:三十年來不住功,窮來窮去却無蹤。而今窮得無依倚,不是真空定執空。無念不識文字,經師王瓜茄子一語點破,遂大悟。
按佛氏以無相為宗,忽出無斷無滅一分,以救空虗之障,後儒何得以寂滅病之?試看顏氏仰鑽瞻忽,卓立末由,與佛氏夢幻泡影何異?倘非有博文約禮二語,後儒亦將以異端非之矣。微乎!微乎!如通此解,乃知喟然而歎,即所謂凡所有相,皆是虗妄也。循循善誘,即所謂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也。欲從末由,即所謂如來于法,實無所得也。聖門第一學問人,自然如是。
CBETA 编码:X0485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