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如是解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暂无译文
通達一切法無能所心,是名為忍。大般若有安受忍.觀察忍,修此二忍便得無生法忍。此處知字便是觀察忍,成字便是安受忍,合之便得無生法忍。菩薩了悟真性同於太虗不曾生滅,凡夫隨六塵轉即有生滅,故塵起即心起,塵滅即心滅,不知所起滅心皆非心也。若見起滅不生,功德有何著處?
暂无译文
天親菩薩云:無我即無作者,無作者亦無受者,諸法清淨,是名順忍。由一事以至事事,忍力成就,自得無生樂,故云得成於忍,福德自然隨之。如人行日中,本不為日影,而日影自然隨之,非為作福德而度眾生也。雖受而不貪著其受,故說不受。不是說斷滅相,取於非法,不修諸度也。
暂无译文
忍字刃在心上,非大力不能。
暂无译文
老子曰: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暂无译文
孔子云:小不忍則亂大謀。然非徒恃忍力也。
暂无译文
淮南子曰:萬物有所生,而知守其根,藏于不敢,行於不能。
暂无译文
唯知無我法,則觀察所至,不忍者誰?忍者又誰?此佛所以為大雄氏也。
暂无译文
CBETA 编码:X0485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