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一一〇九)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那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佛陀对比丘们说:在过去世,天众与阿修罗众列阵准备交战。帝释天对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说:不必相互残杀,只需通过辩论来决胜负,理亏的一方就认输。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问:如果要辩论,谁来判定双方道理的通达与阻塞呢?帝释天回答:天众中有智慧明达、能明辨是非者,阿修罗众中也有能明辨是非者。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说:可以。帝释天又说:你们可以先立论,我随后再立论,这样就不难了。
当时,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立即以偈颂的形式立论说道:
我若强行忍耐, 事情就会出缺漏, 愚痴之人会议论, 说我因害怕才忍让。
释提桓因以偈颂回答道:
愚者因畏惧而忍,默者本无伤理心。 但观己义兼他义,彼此皆安最上忍。
毗摩质多罗阿修罗又说偈言:
若不约束愚痴,愚痴就会伤害人, 如同凶恶的牛,放任它就会追着顶撞人。 拿起棍棒强行制止,使其畏惧才能驯服, 所以要紧握棍杖,制伏那些愚痴之人。
天帝释又说了偈语:
我常常观察那能制伏愚人者, 愚者嗔恚炽盛时,智者以静默降伏。 既不嗔怒也不伤害,常与圣贤共处, 恶罪缘起于嗔恚,如石山般坚固不动摇。 能持守极盛的嗔怒,如同驾驭狂奔的马车, 我说那善御者,不是指手持缰绳的人。
那时,天众中有具天智慧者,阿修罗众中有具阿修罗智慧者,对这首偈颂进行思考、衡量和观察,心想:毗摩质多罗阿修罗所说的偈颂,终究会引发长久的争斗诉讼与战争,可见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教导人们陷入长久的纷争;而释提桓因所说的偈颂,终究能止息长久的争斗诉讼与战争,可见天帝释长久以来教导人们平息纷争,足见帝释善辩获胜。
佛陀对比丘们说:释提桓因以善妙的辩论降伏了阿修罗。比丘们啊!释提桓因在三十三天为自在天王,他立足于善妙的辩论,赞叹善妙的辩论。你们这些比丘也应当这样,怀着正信舍弃家庭,出家修道,也要善用辩论,赞叹善妙的辩论,应当这样学习!
佛陀说完这部经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教导,都欢喜地依照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