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一一一〇)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那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佛陀告诉众比丘:在过去世,有天帝释提桓因,天众与阿修罗众列阵将要交战。释提桓因对三十三天众说:今日诸天与阿修罗军交战,若诸天得胜,阿修罗战败,你们要活捉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用五条绳索捆缚,带回天宫。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也对阿修罗众说:今日诸天与阿修罗交战,若阿修罗得胜,诸天战败,你们要活捉释提桓因,用五条绳索捆缚,带回阿修罗宫。交战时,诸天取胜,阿修罗战败。
那时,那些天众捉住了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用五种绳索捆绑起来,带回天宫,将他绑在帝释天的断法殿前门下面。每当帝释天从这扇门进出时,被绑在门边的毗摩质多罗阿修罗就会愤怒地谩骂。
当时,天帝释的御者看见阿修罗王被五种绳索捆绑,站在城门旁边。每当帝释进出时,他就愤怒地谩骂咒骂。御者看见后,便说了一首偈颂,向帝释禀告:
释尊如今是畏惧他,还是力量不足,
竟能忍受阿修罗,当面辱骂诋毁。
释迦牟尼佛随即回答道:
不是因为害怕才忍耐,也并非力量不够。
哪有明智的人,会去和愚者争论。
车夫又说道:
若仅修习忍辱, 则于行事有缺失, 愚昧者便会言说: 是因畏惧而行忍。 故而应严厉对治, 以智慧降伏愚痴。
帝释回答道:
我常常观察那些制约愚人的方法, 看到愚者嗔心炽盛时,智者以静默降伏。 并非真正的力量却被当作力量, 那是愚痴的力量; 愚痴背离正道, 于真理毫无所得。
若有强大力量, 却能容忍弱者, 这才是至上的忍辱。 无力者谈何忍辱?
面对他人恶骂侮辱, 有力者能够安忍, 这才是至上的忍辱。 无力者如何称忍?
对于自己和他人, 善于守护免于大恐怖, 明知对方嗔怒炽盛, 仍自持守静默。 此二者兼备, 既能自利又能利他。
所谓愚夫, 因不明真理故。 愚人自以为胜忍, 反而增重恶口; 不知忍他辱骂, 实为常胜之道。
对强于己者能忍, 名为降服恐惧之忍; 对平等者能忍, 名为平息争斗之忍; 对弱者能忍, 方为至上之忍。
佛陀对比丘们说:释提桓因在三十三天做自在王,常修忍辱,赞叹忍德。你们比丘正信出家,舍离世俗,也应当这样修行忍辱,赞叹忍辱,应当学习!
佛陀讲完经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教诲,都欢喜地依照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