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十地經
菩薩現前地第六之一
菩萨听闻殊胜法门,心生欢喜遍洒天花; 绽放清净光明散布珍宝,供养如来赞叹妙法。
万千天众同感欣悦,共于虚空普降众宝; 花环璎珞及诸幡幢,宝盖涂香皆供佛陀。
自在天王与诸眷属,满怀欢喜现于虚空; 散宝成云虔心供养,赞叹佛子速宣妙义。
无量天女凌空而立,齐奏天乐歌颂佛陀; 乐声中皆出此妙音:佛语能灭烦恼之疾, 法性本空原无诸相;犹如虚空离分别心, 超越执取断绝言诠,真实平等恒常清净。
若能彻悟诸法实相,则于有无心不动摇; 为济众生精勤修行,此佛口生真佛子者。
不著相而行布施,永断诸恶严持净戒, 悟法无生常修忍辱,知性本离勤行精进, 烦恼尽灭深入禅定,善解性空明辨诸法, 具足智慧广济众生,灭除众恶堪称大士。
如是妙音千万种,赞毕默然仰瞻佛陀; 解脱月菩萨启请:金刚藏!如何行持入后地?
这时,金刚藏菩萨对众菩萨说:诸位佛子!若菩萨圆满修习第五地之道后,欲进入菩萨第六地,应当以十种法平等性证入。是哪十种?即:一切法无相平等,一切法无自相平等,一切法无起平等,一切法无生平等,一切法寂净平等,一切法本来清净平等,一切法无戏论平等,一切法不取不舍平等,一切法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阳焰水如化平等,一切法有无不二平等。以此十种法平等性证入第六地。菩萨如此观修磨砺,随顺一切诸法平等性而不违逆,便能通达第六现前智地。此时仍需勇猛精进方能证得,尚未现前获得无生法忍。菩萨如此观修一切法自性时,以大悲心为先导,以大悲心为增上,为圆满大悲心故,观察世间和合离散与生灭现象。菩萨观察世间生灭时,作此思维:世间所有生命现象,皆由我执而生,若离我执则无世间生命现象。又作此念:这些众生愚痴无智,执着我见,被无明翳障遮蔽,追求虚妄不实之境,起心动念皆不合理,心念散乱,误入歧途,造作福业非福业不动业等诸行。这些有情众生由诸行熏习,形成有漏有取的识种,延续来世生老死苦,中有、后有皆由业田摄藏。无明黑暗覆盖、爱欲之水滋润、我慢浇灌、邪见罗网增盛,生起名色种子萌芽,萌芽增长后形成五根流转,诸根成熟后与识交互产生触,由触产生诸受,继而于受生起贪爱,爱增长则取著增长,取著增长则有业生起,由业力故五蕴生起,五蕴生起后在五趣中逐渐衰变,衰变后坏灭,因坏灭故产生热恼,由热恼故一切愁叹及忧悲苦恼众苦聚集。这一切现象无实作者,自然生灭亦无灭者。菩萨如此随顺缘起法相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