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
純陀品第二
这时,法会中有一位在家居士,是拘尸那城工匠家的孩子,名叫纯陀,和同伴十五人一起。为了让世间获得善果,他放下威仪,从座位上起身。袒露右肩,右膝跪地,双手合十面向佛陀,流着悲痛的泪水,顶礼佛足后说道:"恳请世尊和各位比丘僧慈悲接受我们最后的供养,为了度化无量众生的缘故。世尊!我们从今往后再无依靠、无亲无故、无救无护、无家可归、无处可去,如同贫穷饥困的人,只想向如来求取未来的食粮。恳请您接受我们微薄的供养,然后再入涅槃。世尊!好比那些王族、祭司、商人或农夫,因为贫穷而远赴他乡耕作。若得到驯服的耕牛、肥沃平整的田地,没有沙石盐碱、杂草荒芜,只盼望着天降甘霖。驯服的耕牛比喻身口七业;良田平整比喻智慧;除去沙石杂草比喻消除烦恼。世尊!我现在已有调伏的耕牛、肥沃的田地、除尽了杂草,只盼望如来降下甘露法雨。那个贫穷的农人就是我啊,贫穷于无上法的财宝。恳请您慈悲怜悯,消除我们的贫穷困苦,拯救无量苦恼众生。我现在的供养虽然微薄,但愿能充足供养如来和大众。我如今无依无靠、无亲无故,求您垂怜,如同怜惜罗睺罗一般。"
这时,世尊——具足一切智慧、无上调御者——对纯陀说:“很好,很好!我现在为你消除贫穷,用无上的法雨滋润你的心田,让善法的种子发芽生长。你向我祈求寿命、健康、精力、安乐和无碍辩才,我应当赐予你永恒的寿命、健康、精力、安乐和无碍辩才。为什么呢?纯陀啊,供养食物有两种功德,所得的果报没有差别。是哪两种呢?一种是供养后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另一种是供养后进入涅槃境界。我今日接受你最后的供养,将使你圆满布施的功德。”
这时,纯陀恭敬地对佛陀说:"佛陀您说这两种布施的果报没有差别,这个道理恐怕不对。为什么呢?先前接受布施的人,烦恼还没有断尽,没有成就无上智慧,也不能让众生圆满布施的修行;而后来接受布施的您,烦恼已经断尽,已经成就无上智慧,能让众生都圆满布施的修行。先前接受布施的还是普通众生;后来接受布施的您却是天人中最尊贵者。先前接受布施的是需要饮食的肉身、是烦恼之身、是最后身、是无常变化之身;而您接受布施的是没有烦恼的金刚不坏之身、是法身、是永恒之身、是无量无边之身。怎么能说两种布施的果报完全没有差别呢?先前接受布施的人,还没有圆满布施等六种修行,只得到肉眼,尚未获得佛眼等五种智慧眼;而您接受布施时,已经圆满布施等六种修行,具足佛眼等五种智慧眼。怎么能说两种布施的果报完全相等呢?世尊啊!先前接受布施的人,接受后就会吃下,食物在腹中消化,得到寿命、气色、体力、安乐和辩才;而您接受布施后并不食用,不需要消化,不会得到这五种果报。这怎么能说两种布施的果报没有差别呢?"
佛说:“善男子!如来在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之前,就已经脱离了需要饮食的身体、摆脱了烦恼之身,不再有轮回之身,而是获得了永恒之身、真理之身、金刚不坏之身。善男子!还没有见到佛性的人,就还叫做烦恼身、杂食之身,是还要继续轮回的身体。菩萨这时候接受饮食后,进入金刚三昧定境,等食物消化完,就见到了佛性,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所以我说,这两种布施的果报没有差别。菩萨那时就破除了四魔,如今入涅槃同样破除四魔。所以我说,这两种布施的果报没有差别。菩萨那时虽然没有广泛解说十二部经典,但早已完全通达,如今入涅槃,为众生详细分别解说。所以我说,这两种布施的果报没有差别。”
善男子,如来的身体早在无量无数劫前就不再需要饮食。但为了度化修行声闻乘的弟子们,才方便这样说:“我曾接受了难陀和难陀波罗两位牧牛女供养的乳粥,之后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实际上我并未食用。今日为了此次法会中的所有大众,我才接受你最后的供养,但实质上并未真正食用。
这时,在场众人听闻佛陀慈悲接受纯陀最后的供养,都欢喜雀跃,齐声赞叹道:“太好了,太好了!纯陀啊,你真是人如其名。纯陀这个名字,本就含有通达深妙义理的意思。你今天所做的这一切,正契合这个名字的真实含义。你现世就获得了巨大的福报和利益,圆满达成了心愿。真了不起啊,纯陀!你生而为人,竟能获得如此难得无上的殊胜利益。太好了,纯陀!就像优昙波罗花在世间极为稀有,佛陀出现于世也同样难得;能遇到佛陀并生起信心、听闻佛法,更是难上加难;而在佛陀即将涅槃时,能承办这最后的供养,比所有这些都还要难得。我们礼敬你,纯陀!我们礼敬你,纯陀!你现在已经圆满具足了布施的功德。就像秋月十五的夜晚,明月清净圆满,毫无云遮雾障,一切众生都抬头仰望。你也是这样,成为我们大家敬仰的对象。佛陀已经接受了你这最后的供养,使你圆满成就了布施的究竟功德。我们礼敬你,纯陀!因此说你如同满月,一切众生无不瞻仰。我们礼敬你,纯陀!你虽然显现的是凡人身相,却已怀有与佛无异的心。纯陀啊,你现在真可谓是佛陀的真子,就如同罗睺罗一样,与佛子没有丝毫差别。”
这时,在场众人都齐声诵出这样的诗偈:
你虽生在人道,已超越第六天, 我与一切众生,今特顶礼请求。
人中最胜之尊,今将入涅槃, 你应怜悯我等,唯愿速请佛陀, 久住于世间,利益无量众, 演说智者所赞,无上甘露法。
你若不请佛陀,我命将不保, 故应为此事,顶礼调御师。
这时,纯陀欢喜得雀跃不已,就像有人父母突然去世,却又活了过来;纯陀的欢喜也正是这样。他又起身向佛行礼,说出这样的诗句:
多么幸运啊!获得了自身的利益,善得了这宝贵的人身, 消除了贪欲、嗔恨等烦恼,永远脱离了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
多么幸运啊!获得了自身的利益,如同遇到了黄金宝藏, 得遇调御众生的导师,不再惧怕堕入畜生道。
佛陀犹如优昙花,能遇到并生起信心实在难得; 既然遇到并种下善根,就能永远灭除饿鬼的痛苦, 也能逐渐减少阿修罗的种类。
芥子投中针尖的难度,远不及佛陀出现于世的难得。 我以圆满的布施功德,度脱人间与天界的生死轮回。
佛陀不被世间法所染着,就像莲花出于清水而洁净, 善能断除有顶天的种子,永远超越生死的洪流。
投生为人很难,遇到佛陀在世更难, 就像大海中的盲龟,要遇到浮木的孔洞般稀有。
现在我供养的饮食,祈愿能得到无上的果报, 一切烦恼的束缚,都能被彻底摧毁。
我在此刻,不求转生天界或人间; 即便得到这样的福报,内心也不会真正欢喜。
如来接受我的供养,我的欢喜无法衡量, 就像伊兰花中,竟然散发出旃檀的香气。
我的身心虽如伊兰,但如来接受我的供养后, 就像散发出旃檀香,因此我充满欢喜。
我现在就得到现世果报,获得了最殊胜微妙的境地, 帝释天、大梵天等诸天,都来供养我。
一切世间众生,都生起巨大的苦恼, 因为知道世尊,即将进入涅槃。
众人高声说道:“世间再无调御众生的导师。” 您不应舍弃众生,应当视众生如独子。
如来在僧众之中,演说无上妙法, 就像须弥宝山,安处于大海之中; 佛陀的智慧善能断除,我们的无明黑暗, 犹如虚空中云散,获得清凉自在; 如来善能消除,一切烦恼障碍, 犹如太阳升起时,驱散乌云普照光明。
这些众生们,依恋慕念增添悲伤, 都是因为被生死苦水,所漂流淹没。
因此,世尊啊!请增长众生的信心, 为了断除生死之苦,请您长久住于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