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法相義依釋
◎現等三量
○現量謂無分別。
已下三十字入正理論文離名言分別種類分別等故云無分別非全無緣慮用是則明了無分別也。
○於色等境。
境字論為義。
大䟽曰言色等者等取香等義謂境義乃至於色等境上雖無映障若有名種等諸門分別亦非現量故然離分別畧有四類一五識身二五俱意三諸自證分四修定者前記云且如意識與五識同時起亦緣其境不生分別故名現量自證者自證分緣見分之時亦名現量即此見分為自證分境也諸定心者在定之時亦緣其境雖緣境體已其定內亦名現量故皆後之三種亦離分別然理門中唯取五識䟽曰言於色等義是五識故(云云)此四類心唯五識現體非一名為現現各各附自境體離貫通緣名為別轉由此現現各各別緣故名現量又曰現量行離動搖明證眾境親自體故名現量能緣行相不動不搖因循照境不籌不度離分別心照符前境明局自體故名現量。
○謂患翳目。
二十唯識䟽曰翳是障眼病為緣意見髮等瑜伽論云翳眩者於一月處見多月像景釋眼根識同取多月以是錯亂故非現量是故五根五識有量非量不得皆是現量所攝今解眼識及同緣意識俱取一月而不明了故後尋求意識錯亂取多月眼識等雖不明了而實緣一是故五識但是現量。
○比量謂於所比義有正智生。
真界云比量者謂比擬度量如見烟度火論曰謂藉眾相觀於義相有三種由彼為因於所比義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無常等是名比量。
○是近及遠等。
問云現量比量及念俱非比量體云何名比量答此三能為比量之智以近遠生因故因從果名。
○有分別智於境異轉。
此二句正理論文也境字為義大疏云分別智謂有如前帯名種等諸分別起之智不稱實境別𡚶解生名於義異轉名似現量。
○謂見杌為人等。
已下大䟽釋文見為人至及瓶衣等釋異轉不以本自相至謂為實有釋分別智及瓶衣等大䟽云問如第七識緣第八執我可名非量凡緣瓶衣既非執心何名非量答應知非量不要執心但不稱境別作餘解即名非量以緣瓶心雖不必執但惑亂故謂為實瓶故是非量不以本自相等疏云諸有了瓶衣等智不稱實境𡚶分別生名分別智。
○由彼瓶衣等。
以下釋似現量前記云此似現量有兩解第一云但意識緣共相至名似現量者此意但由意識分別作瓶衣解謂自眼見若據實論眼但見望境不見瓶衣即由意識分別作瓶衣解即是第一解但約意識解為非盡理第二解云從又但分別執為實有至名似現量此釋盡理者此意即約執心謂自識現得亦名似現亦者亦上意識。
○諸似現量等。
自下大䟽文也問何名非量耶答迷亂心於現不現前境錯亂分別取不實事心也於此有二類謂執心非量非執心非量也執心非量者緣非我法如執我也乃至非執心非量謂或於非黃生黃解或緣龜毛空華等也。
○以據決定。
此通伏難若似現量在有分別無分別二心何故論文偏約有分別耶通曰論偏云有分別約決定似現量若無分別通現量故約決定者偏云有分別也。
○若似因智至似比量。
入正理文大䟽云似因及緣似因之智為先生後了似宗智名似比量。
○如於霧等𡚶謂為烟邪證有火。
解云釋論於似所比諸有智生不能正解名似比量文具文云如於霧等𡚶謂為烟言於似所比邪證有火於中智起言有智生。
○是真之流而非真故名似比量。
真指正比量也謂似比量具遠因近因智果三真比量類本邪智故非真比量故云非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