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昌無明和尚語錄
師初住峨峰,上堂。
拈香祝聖竟,復拈香問云:「大眾會麼?此是三世諸佛用不盡底,一齊撒向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猶用不盡,西天東土歷代祖師亦用不盡。山僧今日信手拈來與眾商量,還是教外別傳、經中玄旨不?函蓋乾坤、隨波逐浪不?截斷眾流、抬薦商量不?大用現前、探竿影草不?當陽撒出、金剛寶劍不?據實舉論窮劫不盡,要且具智眼者揀辨得出,白是白、黑是黑,即不囫侖打作一塊,始可定藂林之是非、驗學者之得失,然後應聖應凡,自然不被詐明頭之所欺,舉措應緣無不合吉也。然此道離微,疏之久矣!眾中有大智者,當拼身命盡力匡扶,以悟為期自他兼利,一生不足再拼一生,盡其三生自然合得。古云:『不入生死大海,難得無價寶珠』,此猶是鈍機,靈利漢一聞便知妙。然雖如是,『不得春風花不開』,且謾道『及至花開又吹落』。」
首座云:「未垂法語已涉繁端,略借權言彰明大道。迦葉行頭陀之行受世尊衣;和尚習百丈之規登如來座,未審昔時迦葉、今日峨峰是同是別?」師曰:「庭下虛空為汝說,不必山僧再復言。」座曰:「同別已蒙師指示,單傳宗旨事如何?」師良久曰:「且喜大眾俱已會竟。」座曰:「三十年前人事異,數千白後祖燈新。」師下座。
上堂
「諸佛時常說法,不須疑議猜詳。是何法?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不論通宗透教,秪貴直下承當。承當箇甚麼?雲騰致雨,露結為霜。蛟龍不宿死水,猛虎豈行路傍?透得這些關捩,何須願往西方?不問先佛後祖,鼻孔一樣放光。作麼生放光?化被草木賴及萬方。釋迦不肯洩破、達磨九年覆藏,峨峰不惜口業,一下為眾宣揚。且道作麼生宣揚?」揮尺一下云:「罔談彼短,靡恃己長。」便下座。
上堂
瞽目老,聾瞶嫂!色聲兩失剛剛好。更有無手人行拳、無舌人談道;四箇相同論短長,一個於中直笑倒。且道笑個甚麼?奇怪普化翻筋斗,不忝金色頭陀之後。參。
上堂
老僧有一偈,一生受用底,今日分明舉似人,秪是莫將道理會。缽盂一大口,草鞋兩個鼻;以索搊起來,疏通千萬里。不畏高天,無愁遠地;不參佛祖心,非究西來意。為緣得自由,具遊戲三昧;人不肯於我,我卻肯於你。何則?盡十方法界虛空,唯一箇沒巴鼻,何用千思百量,擬議死生來去?一條揤栗自相扶,只是不容生活計。此事真個太煞分明,若再遲疑徒勞心力。
上堂
舉:「老聃云:『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山僧即不然。」彈指曰:「這箇有形生育天地;這箇有情運行日月;這箇有名長養萬物,吾即知其名,故名這箇。秪如恁麼舉,與老子相去幾何?當知這箇生天生地、生佛生仙、生男生女、生聖生賢、生天堂地獄、生餓鬼畜生,更有一般至妙又解生無生。無生子頭白似雪,解向天宮拿日月;要去毘盧頂上行,度生指往無生國;當時有箇老禪伯,一杖當頭親見血。何則?恁麼達磨一宗埽地而滅,如是兩下成怨結。大眾!作麼生為它分雪?維那以拄杖一時趁散,免教思議分別。」
上堂
「雲頭按下大家看,圓鑑高懸百尺竿;即請高人登一步,架空竟不受人瞞。秪如不受人瞞意作麼生?各家路大通空界,不必尋聲觀世音;設使搖鈴攜履去,看來猶不是良心。故昔凌行婆問浮盃曰:『盡力道不得底句,分付阿誰?』盃曰:『浮盃無剩語。』婆曰:『未到浮盃,不妨疑著。』盃曰:『別有長處,不妨拈出。』婆哭曰:『蒼天中更添冤苦。』盃不語。婆曰:『語不知偏正,理不識倒邪,為人即禍生。』南泉聞曰:『苦哉!浮盃被這老婆摧折一上。』婆聞笑曰:『南泉猶少機關在。』澄一禪客問曰:『怎生是南泉猶少機關在?』婆哭曰:『可悲可痛!』復曰:『會麼?』一罔措。婆曰:『跂死禪和,如麻似粟。』一舉似趙州,州曰:『我若見臭老婆,問教口啞。』一曰:『未審怎生問它?』州便打。一曰:『為甚打某甲?』州曰:『似這等跂死禪和,不打更待幾時?』又打。婆聞曰:『趙州合喫婆手裏棒。』州聞哭曰:『可悲可痛!』婆聞歎曰:『趙州眼光爍破四天下。』州令僧問婆:『如何是趙州眼?』婆豎起拳頭。州聞以偈問曰:『當機覿面提,覿面當機疾;報汝淩行婆,哭聲何得失?』婆以偈答曰:『哭聲師已曉,已曉復誰知?當時摩竭國,幾喪目前機。』看這婆子只世間俗婦,尚能洞透佛祖心肝,海會道人豈可不通宗師血脈?若乃肯心頓發,誰不丈夫?其或因循,當面蹉過。此公案古來拈提者不少,盡謂浮盃受婆子折挫;其不知婆子為浮盃沉埋,至今猶未扶起。大眾!且道可中優劣作麼生分析?噫!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便下座。
上堂
拈起一著,佛祖一齊捉;放下一著,聖賢悉皆縛。轆轤飛上天庭,泥牛眠交地角;非惟九有沾恩,亦乃四生受樂。惟有八大金剛努眼瞪眉、橫拈倒卓。何則?不許眾生亂描邈。
上堂
「青山青,無山不藏雲;綠水綠,無水不生木。惟有衲僧心,調直無阿曲。」揮尺一下。下座。
上堂
真正龍象子,有時提不起放得下;有時放不下提得起。不弄死蛇頭,要捋生虎尾。有時跨上金毛背,自然足下清風起。是否?咦!水不涸兮魚自在,山青幽也鳥安詳。珍重。
上堂
「冬至時臨事且奇,海風吹倒珊瑚枝;龍王驚起歸空界,河伯神祗失卻威。如是事宜自知。」僧曰:「用知作麼?」師曰:「與老僧執杖。」僧曰:「恁麼不知更好。」師曰:「何也?」僧曰:「清閒僧不做,返更作愁人。」師便打。
上堂
「鐵羅漢撞著赤聲火金剛,二家尚氣鬥堅強,愚情不決問空王,王曰諸行無常。一眾知識還會此意不?不然更聽一頌:『野衲門庭不順情,尋常爭許白雲停;乾坤不昧真因果,一定無干那畔人。』參。」
上堂
「黃面老人沒傝,悲願示生四月八;一年一次熱湯澆,捨死忘生而說法。四十九年一字無,末後拈花放不下;惹得傍觀笑微微,大似打破葡萄架。爍然所作業不忘,撞著雲門要打殺,貽累兒孫相將墮火坑,尚幸琅琊云:『將此身心奉塵剎。』不然則達磨一宗埽土而盡,豈知今日有寶方老漢重為分雪?秪如此一舉,還有報恩分也無?眾中若有拈得出者,管教橫身宇宙與諸佛眉毛廝結。有麼?」良久云:「噫!真個在家為客易,果然出外作商難。」
上堂
大眾禮拜,燈忽墜地,首座啟曰:「銀缸撲地亂墜天花,曲請尊慈重然寶炬,令昏衢而再朗,使法殿以常明。」師曰:「金罏香裊靄,玉燭燦光輝;寶磬鏗鏘舉,人天聚會時。如是已為山僧說法竟。何也?法本自法,法外何法?更欲說法,恐辱大法。雖然如是,勉強與大眾商量個論。法之體,亙古獨存,非色非空、無名無相、非隱非顯、非暗非明、非聖非凡、非僧非俗;法之說也,自古至今,天地世界森羅萬象,日月星辰海岳山川四生六道,未有一時不說也。所以云:塵塵說、剎剎說、熾然說,無間歇。大眾還信麼?」首座云:「信。」師曰:「汝作麼生信?」座云:「昨向上藍田裏過,山水通融盡寶方。」師曰:「未是信在。」
上堂
首座云:「喫金牛飯飽,孤峰頂上謳歌;飲曹山酒顛,十字街頭打睡。如斯等輩混亂聖凡,向上全提,乞師拯濟。」師曰:「沒巴鼻漢大地無家;有道心人在處安住。隨時放曠自有來由;兀爾忘緣各無分曉。上來不須問過,一定先知;下去無要通情,決然已驗。據楖櫪拄杖探海撩天,如帝釋龍王聞而膽戰;憑一缽三衣操冬傲夏,然仁君宰輔見則傾心。非為馳騁蹈高,蓋亦法使如然也。大眾!各宜秉志步武追先。風穴之於白丁、藥山之於牛圈、溈山佑拾橡栗為食、大梅常採荷葉為衣、嬾贊无收涕之工、百丈示不作不食之戒,其餘真參實悟不可枚舉。一個個打發,如大鵬鳥翱翔萬里蓋地遮天;似師子兒威震十方驚群駭眾。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自是丈夫各宜知悉。」
上堂
「世尊初誕,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天上天下唯吾獨尊。』雲門云:『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喫,貴圖天下太平。』琅琊云:『雲門所謂: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時人秪知雲門罵佛,若非琅琊,冤屈何伸?此事如虛空挂劍號令人天,寶印臨臺指揮龍象,全提向上正眼難窺,雖佛祖猶且皺眉,況魔王安敢肆意?化風屏息,海岳翛然,要具鐵膽銅肝,始解步空捉影。一任野狐精巖中脫殼;從教水牯牛山下投胎。秪如不落因果造化底人,作麼生話會?」良久云:「輪王現出真金子,灌頂承封自自然。」
上堂
大眾恭請山僧上堂所為何事?擬欲求佛法,單窮趁夾窮,更要超生死,無事生出事。莫若推雲歸洞府,引月上蒲團,相共虛明照,一切不相干。當時南泉抖碎虛空七花八裂,驚起露柱石人遍體通流汗血,不是淩行婆,爭解同心結?噫!一眾知識,自當藏拙。
上堂
「臘八逢辰叢林設粥所為何緣?無非順俗,衲僧門庭不必如斯。豈不聞:『三世諸佛不知有,貍奴白牯卻知有?』若恁麼三世諸佛已立下風,況迦文佛乎?且道貍奴白牯有甚長於諸佛?」首座云:「為它金烹大冶、玉出藍田。」師曰:「然雖如是,寶方不免連貍奴白牯一時趁出三門外。何以故?正令行也。秉綱立紀振叢林,海晏河清不令行;好漢盡收歸寶所,化城推倒不留人。」座曰:「和尚道:『化城推倒不留人。』在和尚分上即得,在某甲則不然。」師曰:「更作麼生?」座曰:「閒挑布袋渾無事,笑等街頭一個人。」師曰:「也是閑弦子。」座大笑,眾禮拜,師下座。
上堂
迷生寂亂,悟無好惡。秪如悟後又作麼生?是聖是賢難捉摸,沒毛老虎頭戴角;翻身擬欲論空王,良驥追風趁不著。是不是、非不非,歸去來兮來去歸;不是頭陀發一笑,人天百萬總無知。久立珍重。
上堂
「法鼓三通眾雲集,看看紅日上欄杆;清風透腋祥雲起,那事分明不隱瞞。大眾會麼?」眾默然。師曰:「秪如與麼,還是大眾瞞山僧、山僧瞞大眾?若謂山僧瞞大眾,韋馱大士不心懽。畢竟作麼生?寶璧割城猶自肯,須知識者始甘當。」下座。
上堂
「曹洞宗旨寶鏡三昧,鑑照往來不逃真偽。觀音來也,觀音一堂;普賢來也,普賢一隊;文殊變化有多端,一時明顯一時晦。且道何人共他作對?不然,但看曹山問德上座曰:『佛真法身猶若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作麼生說個應的道理?』德曰:『如驢覷井。』曹曰:『道即太煞道,秪道得八成。』德曰:『和尚作麼生?』曹云:『如井覷驢。』」師曰:「作麼生會?會得如井覷驢,便明寶鏡三昧;會得寶鏡三昧,便會如驢覷井。會麼?」首座云:「某甲鑑和尚即不堪,和尚鑑某甲即得。」師曰:「你作麼生會應底道理?」座曰:「隨緣應感即且置,和尚喚什麼作物?」師曰:「應物道理寶鏡三昧,似驢覷井如井覷驢,會得許入曹洞宗,不然則觀音、普賢、文殊也相將攜手笑同歸。」座曰:「若論曹山,猶涉廉纖在。何則?衲僧家不飲君王宴,焉賞野花叢?沒來由跟著驢走。」師曰:「欲知古人遊戲處,須知足下不生塵。」座曰:「今日又遇和尚,猶勝曹山七步。」師曰:「更莫亂商量。」下座。
上堂
良久云:「大眾有疑上來請問,無事各自歸堂。噫!莫道無事好,金剛與泥人揩背,汝等作麼生商量?」僧曰:「遠觀山有色,近聽水無聲。」師曰:「好事不如無。」曰:「崑崙騎象鷺鷥引,一場纔了一場來。」師曰:「會得夜夜中秋月,不明日日枉燒香。」復曰:「時當年三夜四,各自謹守隄防,若被小人算計,一定攪亂法場。前門後戶當仔細,大家嚴密保安康。更須知有一好事,達磨未來東土,彌陀不在西方。會麼?神心按定從空望,半夜天邊挂夕陽。」
上堂
良久云:「陞堂入室事如何?秪為西來老達磨,面壁九年不說法。這一句作麼生道?法筵龍象眾,有會者請出舉看?」首座曰:「某甲不出,眾卻道得。」師曰:「作麼生道?」座曰:「家貧顯孝子,國難見忠臣。」師曰:「道則不無,秪如達磨意落在甚麼處?」座曰:「某甲不煩多說話,和尚惜取眉毛好。」師曰:「白雲飛海嶽,惹得滿天愁。大眾有疑則問,不可法筵中蹉過,不然是諸人之咎,非山僧之咎也。珍重。」
上堂
「撞鐘打鼓,入室陞堂;佛祖規繩,藂林標牓。未明三八九,切莫亂怔慞。罏焚寶篆,臺炳銀缸;緇素一室,雲水兩行。夜靜雲收天地朗,寒風颯颯透心涼;西來教外無傳旨,太煞分明不必詳。會不會?庭前柏枯長果,廬陵米爛成秧;釋迦老子開戶,維摩大士起床。一一分明重舉似,大家作禮各歸堂。」師下座,揮尺曰:「直下承當。」
上堂
揮尺一下曰:「宗乘中事難以措辭,大道門庭爭容擬議。等閒垂一句,如太阿鋒離匣,逢之者則死不移時;似塗毒鼓受槌,聞之者則喪不旋踵,所謂玅峰峻仞野獸難藏;寶樹晶光靈禽莫泊。其用也!單趁金毛歸野窟,直追鐵額入深山。掃天下之欃搶;拂世間之孽屑;提墮坑落塹之類;揭迷封滯殼之流。其功也!使法界、世界、虛空界一體同觀;俾佛道、人道、地獄道萬法融會。雖然如是,猶未為向上事。須知更有出格限量外一句,作麼生道?噫!正令不行先斬首,大機一發聖賢悲。久立珍重。」
上堂
「金銀琉璃、珊瑚瑪瑙,貴則至貴,好則不好。大眾還會否?若會則直下便是,擬議則白蘋芳草。所以僧問楊岐:『如何是佛?』岐曰:『三腳驢兒弄蹄行。』僧曰:『莫秪這便是否?』岐曰:『湖南長老。』古人頌曰:『三腳驢兒弄蹄行,直透威音萬丈坑;雲在嶺頭閑不徹,水流澗下太忙生;湖南長老如不會,行人更在青山外。』只如此意甚明,大眾宜當透脫,不然山僧未免饒舌:『春風吹起百花香,馥郁芬披遍十方;一切行人皆動念,惟除金色罷思量。』」下座。
上堂
維那白椎云:「當觀第一義。」師喝云:「大眾會得第一義麼?若不會且向第二義中薦取。」又喝一喝曰:「會麼?若論此事貴乎操履。如行路人有路行路,路窮上樹,樹到杪時再進一步,則與佛祖同住。秪如這一步作麼生進?咦!淩空挂彩,有眼皆窺;唯除瞽目,聞而不疑。春風不在花枝上,一任靈峰哭子規。珍重。」
上堂
維那白椎竟,師曰:「收。無量劫來事已周,春風只到蓮華國,菡萏馨香遍界流。大眾還曾合頭否?若合頭,古人尚喚作繫驢橛,何況不合頭?秪如山僧,昨早停箸,披蓑頂笠美钁頭,到晚猶不覺倦。若不履踐,至百丈堂奧焉能禁得?大眾!須是到恁麼田地始得。」
觀音聖誕上堂
「五分真香預已然,光明雲起遍三千;普熏三世真如際,以祝當今萬萬年。更冀滿朝王佐、合國軍民共樂堯天。觀音大士!且喜來也,某甲有句請問大士:『實是今日聖誕耶?』秪如天無蓋地無底,一切世界有無情身從何而起?道得即共大士七十三、八十四;道不得未免拄杖道道。」良久曰:「先已告過當仁不讓,念大士記正法明王,且放三十棒。珍重。」
上堂
素號無明實不明,憑條拄杖驗疏親;佛祖撞來只是打,看他那個解翻身。直須藏身處沒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始得。作麼生是藏身處沒蹤跡?會麼?拾得拊掌笑呵呵,寒山忘卻來時道。珍重。
上堂
「收。山僧於法無罣礙,秪欠諸人些禪債;今朝一一為酬償,要者來支無後悔。」以拂子打一圓相曰:「上不似下,下卻似上;上下打合,總不似像。會麼?將謂有許多債主,元來卻無。咦!孤峰夜半猿啼切,激月攜星拱北辰。」
上堂
「今夜初三,明朝十一,若問如來禪,一切都道畢,祖師禪作麼生會?中九下七。還會麼?虛空有路虛空大,可惜行人不解行;若是有能行上去,只饒佛祖也寒心。秪如恁麼道,會則直下會去;若不會,時寒各自珍重。」
上堂
「一切佛祖異口同音,共唱宗乘各宜諦聽,有能聞者出眾舉似,老僧麈尾當堂分付。不然!向第二門頭聽取一頌:『虛空不自行,倒使崑崙走;四處無可投,藏身於北斗。驚起烏兔飛,乾坤兩眉皺;野干盡潛蹤,獅子無時吼。凡聖齊教立下風,彌勒當來續其後。』珍重。」
上堂
揮尺云:「虛空掛劍,海裡燃燈;逆地左轉,令天右旋。教無舌人說法;使無手人行拳。然非今世定是前緣。且道還是神通玅用,法爾如然?咦!龜毛合索拴滄海,驚起龍王上梵天。珍重。」
上堂
「易擺脫,難放下!明月清風來大廈;易放下,難擺脫!東海南溟知幾闊?或有人問是何因?達磨直指真機括。豈不聞昔有僧問趙州:『一物不將來時如何?』州曰:『放下著。』僧曰:『一物不將來,放下個甚麼?』州曰:『放不下,擔取去。』古人於此有省,故云:『有水皆涵月,無山不帶雲,若非踏破須彌頂,爭識金剛水際深。』」
上堂
「有始無終衲僧活計;有終無始衲僧常規;有始有終衲僧家具;無始無終衲僧巴鼻。透得一句生死自在;透得二句來去自由;三句透得,可以為人天師;四句總透得,可以為佛祖師。大眾!且作麼生透?」良久云:「五虎淩空攢玉兔,二鸞沖漢趁金烏。」
上堂
「曹谿一派來,雲水兩行集,畢竟作麼生,大事都了畢?如其未透,但看黃龍心參雲峰悅,三年無所得,因辭去,悅曰:『汝往依黃蘗。』心至黃蘗四年,不大發明,又辭再上雲峰,會悅謝世,仍止石霜。因閱《傳燈》至僧問多福:『如何是多福一叢竹?』福曰:『一莖兩莖斜。』僧曰:『不會。』福曰:『三莖四莖曲。』於此開悟,徹見二師用處,徑回黃蘗。方展具,蘗曰:『子已入吾室矣!』心踴躍曰:『大事本來如是,和尚何得教人看話頭百計搜尋?』蘗曰:『若不教爾如此究尋到無心處自見自肯,即吾埋沒汝也。』」師曰:「大眾!且道作麼生是大事了畢?」復曰:「奮然揣出虛空骨,驚起須彌折斷腰。」
上堂
師彈指一下云:「大眾作麼生會?」眾無語。師曰:「不會出世師,空勞一彈指;最無分曉句,真是難接觜。倚天長劍逼人寒,不是其人徒側耳;方知摩尼一顆珠,解用須是寒山子。」下座。
上堂
覺天空湛,心月通明。清沙布碧漢之章,綠水印銀蟾之鑑。藏山於澤,爭如藏身處沒蹤跡;藏舟於壑,曷若沒蹤跡處莫藏身?所以無味之談塞斷人口,吞吐得者迥出聖凡。漫天網子衝開,陷阱坑兒跳過,更有出格一句,作麼生道?金翅擊開娑竭浪,龍宮王子盡魂驚。
上堂
在欲行禪,火裏生蓮;拈起木杓,撞破蒼天;償佛祖債結眾生緣。所以喫不得好喫;行不得好行;坐不得如意坐;眠不得自在眠。不許依佛座;不許傍祖邊;不許遊地獄;不許住人天。心不得揣,口不得言,只得如虛空相似,究竟都來實可憐。眾中還有甘分者麼?咦!摑碎虛空都撒卻,從教彌勒下生來。參。
上堂
群峰鬥聳,徒惱須彌;萬派爭朝,空疑海漠。所以大同絕比,本色超方。如錦鱗獨躍龍門,免煩點額;似良驥衝開銜轡,謾自搖鞭。垂絲千尺不回頭;美料滿盤無著意。淵溟自在,海島逍遙。須知恁麼不恁麼總不得一句,要是其人。會麼?陶潛不肯休杯去,今昔蓮宗枉掛名。
上堂
以拄杖卓一下曰:「一回舉起一回新,昨夜三更過孟津;驀然撞著風顛漢,三腳驢兒美蹄行。即以拄杖一摑。彼不審來因,翻身見臨濟大師請決不平。濟亦以拄杖趁出曰:『冤有頭,債有主,情理難伸。』任是馬祖快斧、藥山利刀莫能劈析;縱教雲門舌劍、洞山唇鋒也斷不明。正所謂:劍為不平離寶匣,藥因救病出金瓶。」
因事上堂
「同風罕會,據款偏逢。狹處倒走千乘之駒;寬場難藏一塵之蠛。各得隨宜受用,無非玅行難思,如實當機,直須自契。若則扶掖宗旨,一條窮性命何貪?但凡叩激己躬,萬倍尊榮身不較。故宣宗喫黃蘗掌,不封粗行沙門;獅子承罽王刀,永播別傳祖道。為得造深步遠,自能革故鼎新。用大智能不逐是非途轍;受重賞罰方知苦樂寒酸。縱湊地刀鎗莫驚;任滿城火焰何懼?命根不斷,毫釐逆順不甘;性相頓空,百千生殺何涉?馬祖一聲喝,百丈三日耳聾;黃蘗三頓椎,臨濟一生心死。若是英靈衲子立成笑具,參方正眼卻總難瞞,畢竟獨超諸方一句作麼生道?」良久云:「地上有程終莫走,空中無路始干行。」
上堂
「即心即佛,幾箇奈何?非心非佛,呢喃者多。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明眼衲僧多恍惚,縱然大梅我秪即心即佛,也似蚖蛇戀窟,作麼生始不拖泥帶水去?咄!」復云:「恰好。」便下座。
上堂
良久云:「汝等諸人從吾覓箇甚麼?若論佛法各已具足,汝於吾覓,腳跟下早是蹉過了也。諸人切莫遠馳求,單單看箇波羅蜜,忽爾頂門突出來,皎然大似天中日,法界虛空成一團,佛法世法都了畢,此時更擬復何為?大散關頭獨腳立,地轉天旋止遏莫及,會麼?」僧曰:「作麼生是諸人本自具足底道理?」師曰:「待汝一腳踏平須彌頂,然後向虛空外與老僧相見。」便下座。
元旦上堂
今年確與去年別,有情一切離生滅。今日不與昨日同,四方八面演宗風;坐見眾生成佛去,惟有貍奴不肯通。假饒德山施棒猶如鐵橛;臨濟下喝勝似耳聾;趙州茶他也不順;雲門餅彼亦不從。且道他具甚麼眼,得如是去就?只緣彼知有。大眾!彼既知有,畢竟知箇甚麼?噫!摩醯撞著仙陀婆,見聞覺知使不著。
上堂
首座舉云:「入無量義處,天雨四花;放白毫相光,地搖六震。輪王寶髻未敢輕窺,今日臨筵乞施大眾。」師曰:「長空無路,禪者偏行;白浪滔天,智人能擭。萬丈玄門過去,猶落那邊;千尺井中出來,終居此岸。伏藏純金不顧;補囊破缽何留?行平地驚心;步險崖放膽。本色分上,智眼鑑諸。秪如不涉此因緣,又是甚麼去就?」首座曰:「番番㩆㩆真奇怪,直勝三千夜不收。」師曰:「珍重。」
歲夜上堂
「古云臘月三十夜作麼生折合去?山僧借路經過,大眾!有解折合者,老僧與你商量,莫不是頓悟自心即名為佛不?莫不是一心不生萬法無咎不?莫不是瞥地一翻通身解脫不?莫不是言前薦得句下承當不?若作恁麼會,孤負先聖去也。且道作麼生得不孤負去?」良久云:「嘍囉國裡生嘍囉。」便下座。
上堂
「明白太甚,其或未然,黃公喫惱問張婆:『貧窘教人怎奈何?』張婆嘻笑答黃公:『直須節儉做家風。』黃公得意翻身去,四下門前栽荊棘;截斷人間是與非,果然家業重新起;二下商量生意通,果是優餘賽石崇。眾中且道,他作麼生意得如是慶快?」博山出曰:「向上玄談不勞拈出,斷索殘篇一句作麼生道?」師曰:「若如是透得,則德山棒、臨濟喝拈放一邊;趙州茶、雲門餅不勞舉著。」山曰:「和尚齒不關風。」師曰:「爭奈宗門慶幸。」山曰:「觸著家風不是家風?」師曰:「雖然如是,此一上堂特為四來緇素等。」山曰:「卻請和尚下座。」師曰:「業障隨雲走,靈明逐日回。」
上堂
「不論一義二義,只要直下便是。大眾!作麼生說個直下便是底道理?」僧曰:「露柱燈籠𨁝跳。」師曰:「何不道頭髮連鬚,眉毛合鼻。會麼?會則便請領去,不然關山萬里。」便下座。
上堂
此事若舉起無風起塵;如放下猶雲蔽日;縱然不舉不放又在顢頇。一切屏除未是佛祖境界,畢竟作麼生是佛祖境界?咦!嵐風起處乾坤震,劫火燃時世界空。
上堂
「南無薩怛多,無始笑呵呵,畢竟因何事?憍陳如、達磨,一個混眾一個獨坐,這等淆訛,今古禪和幾奈何?卻有露柱子返是覷得破,大眾且道他覷破箇甚麼?」良久云:「動地驚天,一場懡㦬。」
上堂
抽筋不動皮,換骨不見血;筋骨一齊空,遊行不倒跌。達磨大士解滅而不解生;釋迦老人解生而不解滅。要知生滅不相干,除是當年乾屎橛。
臨終辭眾上堂
「今年只有茲時在,請問諸人知也無?那事未曾親磕著,切須綿密做工夫,從上佛祖皆因如是。昔歸宗座下僧,夜大叫曰:『我悟也。』歸宗次日上堂曰:『昨夜大悟僧出來道看。』僧出曰:『師姑元是女人做。』若論歸宗,馬祖下出八十餘員善知識,歸宗其一也。此僧若不的的當當到這田地,怎肯許它?大眾!且把這公案左看右看反覆細看,是箇甚麼道理?還有佛法也無?還有宗乘也無?且喜沒交涉。此是老僧今日最後分付一著。大眾切宜珍重。」